国常会再提稳股市 如何理解其中深意?

发布日期:2025-04-22 11:40:30   来源 : 金融时报    作者 :v003    浏览量 :41169
v003 金融时报 发布日期:2025-04-22 11:40:30  
41169
美国挥举起的关税大棒仍未停止其威胁姿态,我国对此坚决采取反制措施。对资本市场而言,近期高层屡次定调部署,稳股市已成为重中之重。
4月18日,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。其中指出,要持续稳定股市,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这已是2023年以来,国常会第三次对资本市场发展作出明确要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于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和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“楼市在前、股市在后”的顺序,此次国常会将“稳股市”置于“稳楼市”之前,被多位专家学者视作释放出资本市场战略地位提升的政策信号。业内人士表示,“持续”一词更是彰显了政策注重系统性和连贯性,旨在解决根源性问题,维护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。
“可以看出,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考量,而一个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有望在经济全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,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”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说。
国常会已三次提出稳市场
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,更是折射社会经济主体预期与信心的风向标。自去年四季度以来,在国内稳增长诸多举措亟待持续发力、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,稳股市被一众重要会议多次提及,并作为重要任务被写入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
4月18日,国常会再次明确“持续稳住股市”,股市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在此之前,国常会也曾围绕稳定资本市场两度作出部署。
2023年7月底,国常会提出“要活跃资本市场,提振投资者信心”的目标,将资本市场稳定提升至国家政策层面,随后一系列配套政策密集推出,包括降低交易成本、优化减持规则、鼓励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和股票回购、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等。
2024年初,A股市场整体陷入震荡下调趋势,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800点,市场悲观情绪弥漫。在此背景下,去年1月22日,国常会关于资本市场从四方面作出明确部署,强调“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,着力稳市场、稳信心”。
“此次国常会围绕‘稳股市’强调‘持续’的同时,也将股市的优先级提前,是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的考量。”在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、策略首席分析师李立峰看来,当前,美国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带来诸多不确定性,高层呵护股市的及时发声与资金注入,能够缓冲外部冲击对资本市场的传导,避免市场情绪过度反应导致的非理性抛售,同时也向全球表明决心与实力,提振各方信心。
李立峰进一步分析称,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,走在经济数据之前,更容易通过预期引导与宏观政策形成合力,能与经济面的积极信号相互强化,形成正向反馈。最直接的,作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之一,提振股市能释放财富效应,促进内需循环。
多措并举推动增量资金入市
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“对等关税”后,引发全球市场震荡,我国针对出现波动的股市迅速做出了反应。
4月7日以来,中央汇金、中国国新、中国诚通等公司相继宣布增持中国股票资产,中央汇金公司首次明确自身担任资本市场“国家队”和类“平准基金”的角色,表示将继续增持ETF。央行也表示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,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性。金融监管总局上调保险资金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。一批央国企上市公司发布股票增持、回购计划,巩固投资者信心。
据统计,过去两周,中央汇金重仓的ETF基金出现显著放量,相关ETF产品资金净流入规模超过2000亿元,释放出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强烈信号。在“国家队”的入市维稳下,A股市场也已走出九个交易日的修复行情。Wind数据显示,4月8日以来,截至4月18日收盘,上证指数、深证成指、创业板指分别上涨5.82%、4.45%、5.91%。
“当下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金融市场,造成全球投资者预期紊乱和避险情绪显著上升。中国经济具有较高韧性,加上政策层具有前瞻性,且及时应对。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,近期A股市场显示出较强稳定性。”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院院长章俊表示,持续稳定股市可以有效引导预期和提振信心,进而配合和放大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,体现了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。在稳定股市方面,预计中央和监管层未来还会进一步出台和细化相关政策,推动中长期资金有序入市。
燕翔进一步分析,监管层在短期内快速推动增量资金入场,不仅有助于夯实国内市场底部并呵护市场信心,而且,从全球角度来看,中国资本市场保持持续稳定,将有望成为全球资金“避风港”,为变乱交织的全球市场带来更多确定性。
政策持续发力扩内需、强产业
持续稳定股市,仅依靠资本市场政策远远不够。“内需政策和产业趋势是国内股市定价核心。历史经验显示,出口回落阶段A股也能走出行情,核心在于国内对冲性逆周期政策力度和科技产业趋势的全球竞争力。”李立峰表示。
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,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广大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,扩内需、促消费亦是稳增长的固本之举。
4月16日,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》,提出48条具体任务举措,有望扩大优质服务消费供给;同日,《求是》杂志2025年第8期刊登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署名文章《多措并举扩大服务消费》,其中指出,服务消费是大力提振消费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。扩大服务消费,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,打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消费的重要引擎。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预计接下来扩内需会显著加力,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,核心将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,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以及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
产业层面上,2025年伊始,DeepSeek横空出世,带来了大模型的效率革命,亦引发了全球对中国资产的估值重塑。在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所联席所长芦哲看来,这是中国创新体系从“单点突破”向“系统进化”转型的缩影。通过科技突破和产业链完善,中国稳扎稳打地实现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的转型。在此过程中,资本市场也将持续为科技产业提供流动性支持,“科特估”(“科技特色估值”)有望为中国经济“新旧动能转换”的重新定价进一步注入稳定性。
“当前国内政策有空间、有余力,且中国科技产业处于向上突破的关键节点。”李立峰也表示,政策给予“新质生产力”充分支持,中国企业开始在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顶尖的产品力,当中国科技不再被以“追赶者”的目光看待时,科技板块的重估将具备爆发力与持续性。
V财网欢迎您的建议和意见!
客服邮箱:vcwbjb@sina.com
V财网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!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!
Copyright ©2021 深圳威财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